9月16-17日,中国质量大会在南京盛大开幕,大会以“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大会正式代表约600人,其中国外嘉宾近200人,国内嘉宾近400人。大会将聚焦“质量破新质生产力瓶颈”“新产业质量标准建设”等热点,碰撞产业升级“金点子”。此次大会除了关注传统机械制造、智能制造、工程制造等行业外,更邀请南京云锦博物馆展示文化产业的中国质量,展现在提高质量生活下也同时在提升的文化质量生活。

在中国古代丝织品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传统云锦工艺独特,用提花木机织造,需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提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即便经验丰富的织造者,每天也只能织出5到6厘米。其用料考究,以真丝为主,特别是金、银、铜线的大量使用,使得丝织物更加华丽独特,色彩富于变化。但云锦工艺传承发展至今,面对市场化的变化与挑战,在景区内出现了假云锦之名却销售非云锦工艺的产品,以劣质、低价及仿冒的产品蒙骗市场消费者,严重伤害了非遗云锦朝产业化转型的过程。近日市场监管局便对景区中的此一乱像进行整治,目的在于规范非遗产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与表现,更应当展现民族的精工与文化表现,而不是粗制滥造的一次性买卖。

市场机制的完善从不是一蹴而就的,2009年,由南京云锦博物馆作为主体申报单位,成功申报“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3年《地理标志产品云锦》国家标准召开复审论证会,南京云锦博物馆作为标准起草单位出席,对《地理标志产品云锦》国家标准实施5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为更进一步完善云锦质量体系建设,2015年8月1日云锦博物馆参与起草的《云锦妆花缎》国家标准公布实施;2024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了2024年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将44个项目纳入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并在云锦博物馆的推动下,南京云锦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项目。

未来,云锦博物馆将持续秉承“守正创新”的理念,并用“中国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为指导,让非遗云锦更能展现现代中国质造的高质量生活表现,也将持续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完善云锦的产品质量表现,并欢迎更多文化爱好者选择到云锦博物馆认识及参与非遗的产业化发展。